本篇文章1668字,读完约4分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近日发布了《2012年中国企业发展报告》,指出2012年中国企业可能进入本世纪初以来的“最困难”时期。《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就2012年中国企业面临的形势、国有企业改革、中小企业出路以及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等问题,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赵昌文。 中国经济时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刚刚完成了《2012年中国企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中进行了哪些具体研究和调查? 赵昌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作为国家重要的企业改革与发展决策咨询机构,不仅承担着为中央政府和国务院制定企业发展政策提供决策支持的任务,还肩负着解读国家政策、分析宏观形势、指导各类企业发展战略的使命,尤其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为此,从今年开始,企业研究所完成了这份报告,并在第十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上发表。 长期以来,《报告》所涉及的领域一直是企业研究所关注的焦点,也是企业发展和改革政策研究的重中之重。对于这些领域,企业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今年,根据一段时间以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情况,研究者们组织起来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最终完成了报告。在我看来,有三个特点:第一,企业研究所的所有研究人员都参与了这项研究工作。第二,听听专家的意见。为了保证报告的质量,我们专门成立了一个专家委员会,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些高级领导和专家组成。第三,注重调查研究。报告相关部分的研究已与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进行了认真沟通。该报告涉及大量数据,其中许多是第一手资料,来自企业研究所对企业的长期数据积累和调查。对于二手数据,我们强调数据源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中国经济时报:由于内外环境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中国经济正处于本世纪以来最复杂的历史时期。对于中国企业的发展来说,2011年可以说是非常复杂和不确定的一年。你对2011年的中国企业有什么看法?2012年中国企业面临哪些困难,你有什么政策建议? 赵昌文:2011年,由于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给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困难,尤其是欧洲的债务危机。在外部市场需求增速放缓甚至下降的同时,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节能环保的压力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展望2012年,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2011年存在的许多困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此,我们的初步判断是,2012年可能会成为本世纪以来中国企业“最困难”的时期。 企业应深入研究“最困难”时期的“危机”和“机遇”,变被动为主动,变“危机”为“机遇”,积极调整适应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借鉴日本、韩国在20世纪80、90年代成功的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发展壮大的经验,我们认为中国企业应该在“最困难”的时期,告别过去粗放、劳动密集型、资源环境不友好、加工或贴牌生产的生存方式,努力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面对国内外激烈的竞争,用市场经济的洗礼,把凤凰涅槃打造成一个具有持久根基的百年企业。 中国经济时报: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要围绕抓稳大局,提出发展实体经济。这将如何影响中国企业的发展? 赵昌文: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有坚实的经济理论支撑,无数国家的经验教训可以借鉴。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多原因,但最重要的是我们没有处理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空制造业利润的急剧下降、全国房地产热、pe和vc热都反映了两者之间的不平衡。因此,我们必须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安排,并通过完善的制度和政策来保证这一战略目标。在这里,我想强调产业政策如何能够增加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一是继续引导各类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中高附加值的环节和领域。第二,民营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采取明确的产业政策,如进一步消除垄断、鼓励竞争、改革现有不合理的金融投资体制、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实体经济等。第三,进一步鼓励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合作。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赵昌文:面对“内外交困”中国企业要转型升级
地址:http://www.t46t.com/mrxw/16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