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19字,读完约5分钟
科技部部长万钢3月18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2012中国发展论坛”年会上表示,中国科技要迎接挑战,缩小差距,更好地承担起推动发展的重要使命。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二是不断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室主任吕薇对万钢的讲话进行了深入解读。 科技创新存在制度性障碍 “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是万钢部长讲话的核心内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室主任吕薇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要求。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还存在体制和制度障碍。 吕薇指出,目前,影响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体制和机制。主要有三个问题: 首先,一些制度偏离了创新的方向,导致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一方面,一些重要资源的价格不能反映资源的稀缺性和外部性,导致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片面追求速度。另一方面,我们的许多政策都是投资激励。各级政府控制税收、土地等资源,采取零地价、减税免税等政策吸引投资,使企业倾向于从优惠政策中获利。例如,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的利润率远远高于高科技行业,这导致一些企业不愿创新,甚至不愿做生意。 二是部门分散,多头管理,规划协调不足,科技资源分散使用和低水平重复配置,R&D与成果产业化脱节,R&D独立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脱节,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脱节,政府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难以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效益。 第三,创新主体定位不够清晰,存在功能错位、缺位和越位的问题。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并不形成互补关系,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竞争关系。大学基础研究能力不充分,技术转移机制不完善,产学研联盟缺乏有效的利益和知识产权共享机制,有时依赖政府。 深化改革必须突破科技体制的界限 吕薇认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需要突破科技体制的界限,在更高层次上进行总体设计,在更大范围内加强相关配套制度改革,为科技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导向。 “R&D只是创新链中的一环,创新包括从R&D获得商业成功的过程、成果转化、工业化和市场开发。”吕薇说,因此,科技体制改革不仅是一个如何分配科技资金和管理科技项目的问题,也是设计创新链中的一个环节。创新政策不仅是科技政策,也是教育、金融、产业政策、知识产权保护和标准体系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仅是科技部门的事,也需要各部门的合作。 吕薇指出,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应该是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相结合,突破阻碍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制度瓶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公共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调动科技工作者、企业和全社会的创新积极性。目前,要素成本不断增加,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更加突出。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解决“两张皮”问题,从资源消耗增长转向创新驱动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支撑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 吕薇认为,当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需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优化政府科技资源配置,提高公共资源利用效率。要加强统筹协调,优化政府财政投入结构,改进科技经费管理方式。国家财政投入将主要用于市场失灵、民间资金薄弱、不愿投资等领域,如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公益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等。,从而提高社会效益和利用公共科技资源的效益。同时,有必要提高企业参与科技计划的程度,并将其部署在创新链的每个环节。 二是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一个企业是否愿意创新取决于创新能否给企业带来效益。企业创新的动力在于竞争压力和市场需求。政府应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有利于创新的政策体系,促进各种要素在创新中聚集,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要把普遍政策和重点扶持结合起来,大力扶持一批中小科技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随着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需要更多像华为这样的创新型企业融入全球化。 三是进一步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和重组,有效发挥高校科研体系的作用,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的核心是以企业为技术集成、产业化和商业化的平台,实行产学研结合。以企业为主体并不意味着创新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在企业内部完成,而是企业要引领创新过程,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高校在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发中的作用。特别是,中国仍然缺乏像ibm和微软这样能够整合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大型企业。在鼓励企业加大创新力度的同时,应有效发挥科研机构和大学的作用。第四,加强R&D通用工业技术平台建设,为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保障。为了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重视共性技术的研究。目前,我国的共性技术研究体系相对薄弱。需要支持各种常见的技术研究平台,如工业研究机构、稳定的工业-大学-研究联合体、中小企业技术服务机构和临时联合研发团队。支持公共技术R&D和公共技术平台的关键是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益共享机制,构建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第五,优化教育结构,培养多层次人才。中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时期。制造业由低端制造业逐步升级为高端制造业,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逐渐转变为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人才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对劳动力素质的需求大大提高。我们不仅需要研发人才和科学家,还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高技能一线生产者和管理者。因此,必须加强职业教育,发展应用型大学,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和劳动力。
标题:吕薇:影响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因是体制问题
地址:http://www.t46t.com/mrxw/14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