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41字,读完约3分钟

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微调和预调;进一步处理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北京,3月1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在2012中国发展论坛上发表了主题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抑制通货膨胀和调整结构”的演讲。指出当前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国内发展也面临着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需要处理好速度、价格和结构等问题。张平介绍,2011年,在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经济仍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其中,价格过快上涨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农业粮食生产实现“八个连续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取得新进展,城镇新增就业创历史新高。去年底,城镇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32万套,新增建设项目1043万套,充分证明了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2012年是中国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为此,张平强调,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适度地进行微调和预调;进一步处理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具体如下: 第一,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础,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让人民有钱花;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敢于消费;采取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措施鼓励消费,使人民乐于消费;改善消费环境和条件,方便人们消费;加强市场监管,让人们放心消费。特别是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使隐藏的巨大消费潜力成为持续扩张的现实需求。二是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满足经济发展对融资的合理需求,进一步改善货币环境。在保证供给、控制成本、加强监管的同时,要把握政府价格调节管理的力度、节奏和时机,兼顾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的承受能力。三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这是解决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的关键。四是在深化改革开放中取得新突破。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特别是资源产品价格、收入分配制度、财税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从而改善社会和经济制度。第五,我们应该在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取得新的成就。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稳定增长、抑制通货膨胀和调整结构的根本目的。

标题:张平:处理好速度、物价、结构三者关系仍有挑战

地址:http://www.t46t.com/mrxw/14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