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88字,读完约4分钟
中新社北京四月四日电据经济之声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马光远为您评论说,银行业赚钱太容易了,打破垄断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
马光远:4月1日至3日,温家宝总理赴福建等地考察。在谈到企业融资时,他说我们银行盈利太容易了。为什么?也就是说,少数银行处于垄断地位,所以只能从它们那里获得贷款,而在其他地方这是非常困难的。为了解决民间资本参与金融的问题,我们仍然需要打破垄断。中央政府已经统一了这个想法。
这句话出自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我们觉得很有意义。从上个月温州金融综合实验区改革到今天,很明显,银行业盈利太容易了,打破垄断是必要的,特别强调的是中央政府统一了思路。
一方面,这表明我国整个金融业的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深水区;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中央一级的统一部署,就很难打破垄断。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温总理最后说,让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实质上就是打破垄断,他特别强调温州试点的一些成功经验应该在全国推广。
在经历了长期的金融改革停滞之后,从温州综合改革试验区开始,中国的金融改革已经开始了它的步伐。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当前金融改革的每一步都是复杂的,如民间金融的法制化、利率市场化、打破垄断等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重大命题。目前,金融改革的关键问题和核心议题仍然是如何打破垄断。
根据温家宝所说的处于垄断地位的中国银行业(601988)的现实,金融垄断导致了不可避免的后果。一是银行业的巨额利润。根据上个月公布的上市银行数据,我们可以看到,2011年,工业、建筑、中国、农业和交通五大银行的净利润总额达到6800多亿元,平均日均收入超过18亿元,五大银行的利润每年增长20%。在实体经济非常疲弱的情况下,银行业的巨额利润实际上意味着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应该大幅增加。
第二个恶果是财政短缺。由于银行垄断了这么多年,很少有金融机构。以中国和美国的金融数据为例。目前,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美国的40%以上,但以美国银行命名的机构有8500多家,而我国成为银行的机构只有300多家,是美国的30多倍。中国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村镇银行不到20家,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面临吸收存款等资本障碍,这意味着中国的金融机构数量无法支撑实体经济的发展。在金融短缺的情况下,大银行稀缺的金融资源只能选择大企业和大客户,绝不会流入中小企业领域,这是中小企业融资的根本制度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要真正改变中国银行业,靠垄断地位赚钱是非常容易的。我们认为唯一的办法是打破垄断,降低银行业的准入门槛,允许私人资本合法进入银行业。同时,通过引导民间金融的法制化,可以改变目前我国银行业集中和垄断的局面。目前,我认为这是中国银行业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如果大量的金融机构降低金融业的门槛,鼓励民间资本成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即使发现了一些风险,我认为中国金融业的现状是可以承受这样的风险的。如果我们错过这样一个最好的时期,如果中国银行业的改革真的开始告别存贷款差,一旦利率市场化在未来得到推进,银行的利率空将会大大降低。届时,我们将打破垄断,再次开放金融业,恐怕我们将面临许多障碍和困难。
事实上,在过去两年中,高层官员一直强调金融应该为实体经济服务。如果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就应该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无缝结构,能够为实体经济中的大、中、小企业服务。例如,大银行为大企业服务,小额贷款公司为小企业和微型企业服务,而其他金融机构为中型企业服务。但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我们整个金融体系基本上是大银行围绕大企业服务,而99%以上的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本身关系不大。也就是说,由我们的整体垄断造成的银行业结构不能服务于实体经济,更不用说占企业99%以上的中小企业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打破垄断,放开民间金融,增加中国银行业的数量,让利润下降,让整个银行业结构真正回到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正规路径。
标题:马光远:破除银行业垄断是中国金融改革当务之急
地址:http://www.t46t.com/mrxw/10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