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081字,读完约10分钟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一种无形的文化遗产,主要指人们凭借传统的知识、技能、表演、节日、仪式以及口头传统等方式传承下来的文化实践,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立,是人们创造和传递的精神财富。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通过实践体验和互动学,为学生提供了了解非遗的机会。

传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非遗活态传承强调将非遗的核心价值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结合,通过创新与实践,使非遗融入现代社会生活。非遗活态传承的涵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非遗活态传承是为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历史记忆、文化智慧和社会认同,只有通过积极参与传承实践,让非遗“活”起来,才能真正传承非遗的独特价值。其次,非遗活态传承强调与时俱进,使非遗在当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仅停留在过去,而应与当代社会需求和发展相结合。通过创新和改革,让非遗与现代生活产生联系,例如将非遗元素融入设计、艺术、旅游等领域,使之与现代社会和经济活动相融合,打造出具有现代价值和市场潜力的非遗项目。再次,非遗活态传承注重参与和协作,营造促进交流的环境。非遗传承需要凝聚社会各界的共同力量,通过多元主体参与,形成共同探讨、协作开展的机制,促进传承的广泛参与,实现非遗知识和技能的共享与传递。最后,非遗活态传承关注年轻一代的参与和传承。年轻一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力军和未来。通过将非遗融入学校教育、社区活动和青年组织等渠道,激发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并为他们提供学、实践和展示的机会,以培养新一代非遗传承人和文化创新者。

研学旅行的开发可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学热情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教育观念的变化,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研学旅行既是一种学术研究活动,也是一种体验式教育形式。通过走进实地,触摸真实,研学旅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给学生带来很多积极的意义。一方面,研学旅行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文化,通过亲身实践,感受现场,深刻地理解学过的知识。这种亲身体验的方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兴趣,提高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研学旅行活动中,学生们需要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各项任务。通过合作和交流,学生们能够学会与人合作,增进友谊,培养团队意识。同时,研学旅行的组织者也会安排一些团队建设活动,如集体合作游戏、团队拓展训练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能够加深彼此的了解,提高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够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

其一,研学旅行中,学生可通过亲身参观、实地考察,看到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下的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提升个人包容心和理解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中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其二,在旅行中,学生需要独立完成一些日常生活的事务,如住宿安排、交通规划、饮食补充等。这些经历能够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独立生活能力。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研学旅行可以让学生亲自参观历史名胜,目睹古建筑的雄伟壮观、文物的珍贵与独特之处,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历史的发展。在旅行探索过程中,学生们可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与事,遇见不同背景的人群,在人际交往互动中学会倾听与沟通,拓展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更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观点与文化差异,提高自己的社交技巧。

非遗活态传承与研学旅行开发互动动因分析

从价值理念、概念内涵等因素出发,研学旅行与非遗活态传承之间的互动体现在价值共创、主体共存、需求互补、理念契合、空间对接方面。

价值共创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强调消费者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共同创造和分享价值。Prahalad等人提出了价值共创的DART模型,其中包括透明性、获取、风险收益、对话这四个基本要素。在研学旅行与非遗的交互过程中,旅游者可以通过对话理解其中的价值,从而获取复合体验价值。研学旅行作为一种以学和体验为主要目的的旅行方式,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还可以提供与文化、历史、科学等领域相关的学和体验机会。在研学旅行和非遗之间的互动中,研学旅行的“在场性”起到了重要作用。研学旅行的“在场性”指的是人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与传统的旅游方式不同,在场型研学旅行更加注重参与感和体验感,使得与非遗之间互动更具透明性、真实性。在研学旅行和非遗的互动中,非遗可以通过研学旅行来传承和推广,而研学旅行则可以通过非遗来提供更加丰富的学和体验机会。这种价值共创的合作关系可以帮助研学旅行和非遗在市场上更好地推广和发展。

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核心问题在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能力。一般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途径包括社会传承、家族传承以及群体传承三个方面。从本质上来看,非遗活态传承离不开技艺的代际传承以及社会的广泛参与传承。对于研学旅行,众多研究者都表示“人”是研学旅行的主体。从这个角度来看,非遗传承与研学旅行有着“人”这一共同之处,社会人群既是非遗文化的传承者感知者,也是研学旅行的参与者、体验者。

非遗传承与研学旅行在需求上呈现出了互补的状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特点在于“非物质”,其内在意蕴无法通过语言等方式表现出来,需借助有形载体进行非遗文化传承。强化研学旅行过程的文化体验。可将研学旅行文化与非遗传承相结合,各取所需,实现良好的互动关系。借助非遗传承的多维价值,研学旅行开发可以市场化、产业化的方式促进非遗资源创造性转化,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归社会,融入旅行者的真实体验中,使其“活在”产业发展中、日常生活中、工作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主要传承的是传统技艺、风俗惯等历史文化,将这些文化作为研学旅行的项目内容,能够发挥出更有效的育人作用,使得研学旅行和非遗传承在需求上体现出“造血”和“输血”的双向互动。

旅游开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众多学者热衷于研究的内容,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那么,借助旅游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原真性是否能够得到保持?实际上,不论是游客的体验,还是非遗资源的活态传承,保持原真性都是最重要的条件。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活态传承指的是实现传统文化、思想的活化运用,使其渗透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中。与其他类型的旅游形式相比较研学旅行更注重文化互动,其发展理念在于有机融合旅游体验和研究学过程,从而实现在实践中育人的功能。从某种角度来看,非遗活态传承与研学旅行在理念上有着高度的契合性。

为了实现研学旅行中人格培养、社会了解、知识学的目的,需要为学生创建沉浸式的、以真实环境为基础的场景体验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也在一定的地域空间环境中体现,并且“在场空间”是非遗活态传承的主要特点。非遗传承与研学旅行在空间上存在对接性,即非遗文化传播传承的空间正是研学旅行所需的场所。开发研学旅行,能够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交融互动,在这个特定的文化场域中,传播者和接收者会进行被动或主动的交互对话,使非遗文化的传承得以实现。引领学生通过研学旅行的方式进行非遗体验,可以增加学生对非遗的认识,并将其融入自己的意识中,带到日常生活中,促进自觉弘扬与传播。

非遗活态传承与研学旅行开发互动机理

基于非遗活态传承与研学旅行开发互动动因的分析,可以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研学旅行之间有着良性的互动媒介。根据约翰逊提出的“文化环”理论,可知,非遗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在旅游领域被“译码”之前,需要对其进行“编码”处理。关于“文化环”理论,学者David Herbert进行了修正,并提出了阅读、影响、构建三个层次理论,认为文化旅游构建分别需要经历这三个层次。基于此,本文以旅游开发生命周期和文化旅游消费三个层次为依据,基于文化环模型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和研学旅行开发重要的三个互动阶段:导入期、发展期、成熟期,不同的阶段实现非遗传承的功能有所不同。这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一个不断循环、螺旋式提升的过程。

作为一种趣味独特、品质高洁的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融入旅游业发展初期时,就吸引了众多游客的注意力。而当时的研学旅行尚未盛行,非物质文化主要以展示、观赏、游览的方式呈现,与目的性学之间的互动并不明显,但随着研学旅行教学意义的挖掘,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可研学旅行教学模式,在研学旅行活动中促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与传承,从最初的浅尝试阅读转变为深度研读,极具教育意义。与其他产品类型相比较,由于非遗文化的融入,研学旅行将呈现出显著的文化差异,这一特点也使得研学旅行更具意义,促成了研学旅行开发与非遗活态传承之间的互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在研学旅行中的介入程度越大,越呈现出了由静态向动态转变的发展趋势,非遗地方性、独特性、原真性等价值不断释放,在研学旅行开发不断扩大的发展背景下非遗文化价值逐渐演变资本价值,非遗活态传承与研学旅行开发之间的互动更加深入,游客可通过旅游商品消费项目体验等方式进行非遗文化解码或译码,最终实现品牌效应。

研学旅行发展至成熟期,与非遗活态传承之间的互动关系进入到文化行为属性,旅游者通过自己真实的旅游体验,对目的地形象进行构建,在此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研学旅行这一有形载体,实现了与学生群体的互动,促成了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

总而言之,非遗活态传承与研学旅行开发通过互动机理实现有效结合,对于促进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实践操作、互动体验和社会参与,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非遗文化,形成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因此,可积极推进非遗活态传承与研学旅行开发的结合,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作者:刘欢,丁淑芳,曾倩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本文系江西省科技厅2022年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虚拟现实(VR)技术在非遗景区的活化应用研究——以靖窑为例 ”(GJJ2205501)研究成果



标题:让非遗“活”起来 传承与研学开发互动机理研究

地址:http://www.t46t.com/mrxwjj/36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