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570字,读完约14分钟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支撑,出台了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奠定了基础和长效管理。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的重大决策,是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大部署。当前,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意义深远。
一是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把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放在重要战略位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水平决定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科技进步程度决定农业现代化程度。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科技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特别是新世纪以来(002280),粮食产量连续八年增长,农民收入连续八年增长。科学防灾减灾取得显著成效,科学技术为增加粮食和收入做出了贡献。2011年,粮食产量增长对总产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5.8%,耕作收获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4.5%,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5%。农业科技已经成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任务将更加艰巨。耕地和水资源短缺、农业生产成本上升、中青年劳动力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更加严峻。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农业科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性力量。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科学把握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一系列新讨论、新思路、新举措。
在农业科技的定位上,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保证农产品长期有效供给的根本途径在于科技;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进一步表明,我国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来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在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加剧的情况下,通过科技进步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把农业发展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上,是发展现代农业最重要、最关键、最根本的途径和措施。
在农业科技的质量方面,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强调农业科技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基础性和社会性。要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确保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速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速,逐步提高农业R&D投资在农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建立投资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这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在促进农业科技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财政承担主要责任的基本政策取向。
在农业科技方向上,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强调,要面向行业需求,努力突破重大农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这就更加明确了农业生产依靠科技,农业科技应该为生产服务,也更加明确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因此,要坚持产业需求导向,有效解决科技与生产的“两张皮”问题,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融合。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与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成果仍然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和应用水平仍然不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能力仍然薄弱,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仍然滞后。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科技发展道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注入强大动力。
二、科学把握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目标任务,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中央政府对当前和今后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工作做出了明确部署,关键是抓好落实。总体要求是:立足中国基本国情,遵循农业科技规律,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首要任务,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增产增效并重,支持良种良法,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协调生产生态为基本要求,加大投入,完善体制机制,加强联合协作,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努力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大力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科技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能力,支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引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到“十二五”末,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将达到55%以上,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达到60%以上。
当前,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要努力实现五个新突破。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特别是种业创新,取得新突破。要正确把握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必须着眼长远发展,提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努力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也要从现实的迫切需要出发,努力突破主要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以农业科技创新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种业,培育一批以高产、优质、多抗、专用为导向的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突破性农业新品种。推进科研机构与商业育种、种子企业“两分离”,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大力支持育种与育种的融合,使种子企业做大做强。加强农业机械与农艺一体化、农业防灾减灾、节约成本与提高效率、资源与环境保护、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有效解决农业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推进制度和制度创新,探索建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项目立项机制,完善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考核指标的分类评估机制,强化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大规模合作机制。
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特别是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取得新突破。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是落实党和国家“三农”政策的最基层机构,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防治动植物病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沿阵地,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依托力量。按照加强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要求,加快完善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明确公益性定位,细化公益性职能,落实到每一个工作机构和每一位农业技术人员身上,确保农业技术推广、动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职能的有效发挥。进一步完善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管理体制,实现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的整体功能,倡导乡镇服务、县管。引导和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社会力量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加快建设由公益性推广机构牵头、其他服务机构广泛参与的“一主多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农业科技工作条件加快改善,特别是乡镇农业科技站建设取得新突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农村农业技术人员的工资与当地基层单位的平均工资收入挂钩。2012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所有农业县,有条件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项目覆盖所有乡镇。“一个连接,两个覆盖”是一个大政策,一个好政策,是广大农业技术人员长期以来的期盼。推进落实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工资倾斜和绩效工资政策,提高待遇水平。要努力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经费上取得重大突破,根据种养规模和服务绩效安排推广工作经费,力争纳入财政预算。加强乡镇农业技术站条件能力建设,实现“四有”,即有工作场所、有服务手段、有下乡工具、有资金保障,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争取大幅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加大对农业科研的稳定支持,提高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的保障水平。不断改善农业科研条件,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加快推广先进实用农业技术,特别是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重大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减灾意味着增加生产,我们应该继续依靠科学技术来预防和避免灾害,减少灾害。及时发布有针对性的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和技术指导方案,加大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根据生产环节、农时、重点地区和重点品种的需要,依托农业科技实验示范基地、粮棉油糖高产示范薄膜、园艺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等。组织动员广大科技人员下乡、进村、到户,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实现农业大县和重点村全覆盖,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入户率和到位率。大幅度增加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等关键技术的补贴,重点推广玉米地膜覆盖、水稻大棚育苗、小麦“一喷三防”、农作物病虫害统一防治、动物疫病防治等关键技术,实现防灾丰收,支持粮食和农业稳定发展。
加快农业人才培养,特别是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有新突破。人才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要把人才培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持计划。加强农业科研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依托现有重大科研计划、项目和基地建设,着力培养一批中青年农业科研人才,逐步形成以科研人才为核心的优势创新团队。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建设,选派基层农业技术骨干到高校和科研院所深造,加强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和素质提升。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专项岗位计划,引导和鼓励农业专业大学毕业生到县乡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工作,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后继有人”,充满活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建设,依托各类农业职业院校、农民教育培训机构、推广机构和涉农企业,分类型、分层次、分领域开展大规模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加快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农业服务人才、农村社会管理人才和生产经营主体。着力培育规模化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促进农民专业发展,有效解决“谁种地”问题。
三、扎实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年”活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工作落到实处
今年是落实中央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新部署的第一年。为了确保一个良好的开端,农业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农业科技推广年”。以“科技进村进户,帮助增产增收”为主题,广泛开展农业科教合作、大规模合作和大会战,动员和组织农业专家和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推动农业科技进村进户进田。
一是加强自主创新,重点实施一批农业科技项目。关键是加快提高基于产业需求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紧密结合。要依托公益性农业科研项目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科技计划,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启动一批农业科技项目,大力组织联合攻关,重点加强农业基础公益性研究,加大关键技术研究和集成力度,掌握一批在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应用价值的核心技术。推进农业科研院所建设,启动实施“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建设行动”,加快建立职责明确、评估科学、公开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体系,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保障。
二是加强科技服务,重点推广一批良种良法。重点选择一批领先品种和简化实用技术,通过科技手册、技术清晰论文、广播电视、科技书店、手机网络等形式进行推广和传播。,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建立农业科研与推广的对接机制,组建农业专家团队,到指定地点联系农业县。同时,依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示范县项目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实施“农技村村通”,开展全方位科技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在粮食主产区、经济作物优势区和重大病虫害源头区,大力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一防控,重点扶持一批重点组织,培养一批植保科技人才,整合应用绿色植保技术。实施科技行动,增加超级稻和东北玉米产量,提高粮食产量和效益。
第三,加强种业发展,重点培育一批重点种子企业。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的意见》,制定并实施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加大对种子企业的政策支持。支持一批重点种子企业,探索建立集育种、繁殖、推广为一体的新型商业化育种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在品种培育、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种子优势产区种子基地建设,加快实施种子工程、综合开发、增粮1000亿斤等项目,在西北、西南、海南等种子优势产区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种子生产基地,开展良种引进和示范,加快新品种推广步伐。加强种子供求调度,做好品种和区域调整,组织好种子执法年专项行动,严格控制品种审批、市场准入、种子生产基地和质量检验四大壁垒,确保种子生产安全。
第四,加强高产创建,着力建设一批高产稳产县、市、镇。大规模发展粮、棉、油、糖高产生产,通过综合技术推广、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农业生产方式创新,示范推广大规模均衡生产。继续选择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县(市)、乡(镇)实施全系统高产创建,并在有条件的地方(市)开展全系统创建试点。推进高产示范片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种社会服务组织相结合,改善高产示范片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生产在农资供应、农作收获、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开展“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活动,建设一批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化园区、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健康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实现标准化生产技术全覆盖。
第五,加强技术培训,重点培养一批农村科技人才。加强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重点培养一批有突出贡献的基层骨干农业推广人员。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充分利用冬春季淡季,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学养殖水平。面向农业机械化管理和科技应用,开展技术推广培训,培养一批实用技术人才。组织“育种、育种、推广一体化”的种子企业在产粮大县建立新品种展示点,举办良种、良法、高产技术培训班,提高良种推广率。
第六,加强能力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实验示范基地。开始实施《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规划(2011-2015)》,重点建设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和农业应用研究示范基地。结合相关产业建设规划,实施作物改良中心、动物防疫科技中心、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等一批项目,重点建设1万个农业科技实验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其研究、示范、展示和培训功能,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有条件能力建设,全面覆盖乡镇或区域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有条件能力建设,新建或改建、扩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营业场所,配备检验、检测、推广服务等仪器设备和交通工具,不断提高基层农业公共服务能力。
(作者:农业部长)
标题:韩长赋: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地址:http://www.t46t.com/mrxw/9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