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735字,读完约9分钟
2002年,李书福说:“我们要收购沃尔沃,现在就要做好准备。”当时,吉利在中国汽车界并不引人注目,甚至连汽车生产许可证都刚刚获得;李书福的沃尔沃轿车推出了xc90,这是受欢迎的世界各地,今天仍然高度尊重。 李书福的话充满了“幻想”,甚至有些“狂妄”,令所有人都感到惊讶。但多年后,李书福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成为中国最引人注目的“跨国汽车公司”。李书福的资本“锻炼”过程显然值得研究。 一位著名的汽车行业专家仍然记得李书福多年前的“蛮横”行为。 当时,他和李书福一起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对话”节目。谈到国产汽车的兴起,李书福当场脱鞋说:“我的鞋值80块,但已经穿了两年了。”如果经过打磨,它们也非常漂亮。” 这是李书福脱鞋证明国产汽车质量合格的一幕。然而,当时许多对李书福仍有印象的人并不知道这一点。如今,李书福已经悄悄地穿上了昂贵的意大利品牌的鞋子。自称过去对“资本运营”一无所知的李书福,不仅从脚下实现了国际化- 2003年以来,李书福推出了一系列犀利的资本运营。借国润登陆资本市场,收购英国锰铜,收购澳大利亚dsi,收购沃尔沃……以李书福为首的吉利集团迅速从一个30亿元(2002年销售额)的企业发展成为一个1000亿元的大集团。潜伏与攻击李书福,决心在汽车领域闯出一番事业,他不会轻易放弃任何幸运的机会。 2002年,时任浙江省地方税务局总会计师的徐刚加入吉利,担任吉利总裁(2007年离职)。多年后,在吉利前副总裁王看来,这是吉利从家族企业向上市公司转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熟悉那个时代的证券人士很难忘记2002年。当年,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的浪潮越来越高,仅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民营企业就超过20家。今年也被称为民营企业上市的第一年。然而,李书福并没有赶上第一班车,但徐刚的加入给了李书福一个极好的机会来重组家族企业,建立一个现代化的股份制企业。内部重组完成后,李书福选择了一个不合适的时间开始“资本潜伏”。 当时,率先借壳上市的周正毅(上海房地产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和杨斌(欧亚农业董事会主席)相继被免职。自称上海首富的周正毅在香港借壳上市,这一度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借壳上市的典范。然而,2003年,香港廉政公署突击搜查了周正毅(上海贸易控股有限公司和上海房地产控股有限公司)的两家香港上市公司,罪名是虚报注册资本和操纵证券交易价格。同年8月,香港上市公司欧亚农业的负责人杨斌因虚报注册资本和伪造金融票证被沈阳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8年。民营企业通过上市吸引了广泛的关注,迎来了短暂的辉煌,但也因为“原罪”和富人堕落等问题陷入了集体困惑。显然,李书福知道这一点。然而,决心在汽车领域发迹的李书福,不会轻易放弃任何幸运的机会。这位具有杰出政治智商的企业家此时正在反复咀嚼这一政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央高层官员对国内企业海外上市持积极态度;周正毅和杨斌案件爆发后,香港证券交易所没有采取措施限制借壳。李书福在困难的情况下不断寻找机会,他更愿意尝试。 经过一系列鲜为人知的运作,2003年4月,吉利与香港上市公司国润控股的全资子公司百夫长工业达成协议,组建合资企业浙江吉利国润汽车有限公司..不久,吉利和国润控股共同成立了上海华普国润汽车有限公司.. 建立合资企业只是第一步,而给鸟换笼子是关键。2003年底,李书福通过一家在英伦三岛注册的私人公司,收购了国润控股的控股股东宜荣的股权,成功成为国润控股的主要幕后控制人。最后,在国润控股的帮助下,吉利于2004年1月在香港成功上市,其股票名称为吉利汽车(0175.0港元)。关系管理李书福希望吸引政府部门的人,他们知道自己掌握了政策,熟悉流程,并且有人脉。 借壳上市成功后,李书福的资本局开始“集结”。 2006年5月,熟悉李书福、徐刚、时任浙江省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的王也走进吉利大门,担任吉利副总裁。 王在他的《吉利传奇》一书中解释了使用政府部门的人。王认为,李书福真正想吸引的是政府的人,他们知道自己掌握了政策,熟悉了流程,有了人脉。同时,李书福也认为,这些人的加入将形成政府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氛围。 2006年10月,在王加入吉利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李书福实现了高标准的收购。当时,在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和英国议会上院议长、枢密院主席阿莫斯男爵夫人的见证下,李书福与英国锰青铜控股有限公司(一家以生产“黑色出租车”而闻名的英国知名汽车公司)签署了合资协议。随后,通过一系列交易,吉利汽车成功成为锰青铜公司的单一最大股东。李书福第一次尝到了海外收购的甜头,多年前他将目光重新聚焦于自己的梦想:收购沃尔沃。擅长利用政府资源、重视资本运营的李书福,终于在2008年发起了对收购沃尔沃的冲击。此时,被王视为“卫士”的资源也适时出现了——李书福偶然与大中华区洛歇尔国际投资银行行长取得了联系。 罗歇尔银行的《货币战争》一书充满了神秘色彩,这让许多人第一次知道了主宰西方金融业的古老家族银行。它进入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9年,在过去的30年里,它与中国的政界和商界形成了非常密切的关系。于丽萍似乎也有神奇的力量。有些人含蓄地说:“她是那种在机场来回被叫,很快通过安检的人。”善用政府资源,甚至通过各种秘密关系和力量接近权力阶层,无疑是中国式收购的重要途径。 在政府资源逐渐发挥作用的同时,李书福还组建了一支专业的国际收购团队。据王介绍,参与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团队最多超过200人,聚集了中外收购谈判的精英。这支精英团队的能力最终得到了沃尔沃的老主人福特的认可,福特对吉利未来能否很好地运营沃尔沃的担忧开始消退。 接下来,最关键的问题是收购资金的来源。根据当时对沃尔沃资产的评估结果,吉利收购沃尔沃将至少花费18亿美元。资金短缺的李书福开始频繁地与全国各地的地方政府联系,希望获得财政支持。“根据国家的要求,汽车工业的发展要考虑‘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因素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背景。此外,上海目前是国内汽车R&D人才的聚集地。我们最终指定成都、大庆和上海为投资方,我们将在这三个地方建立沃尔沃工厂。”李书福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最终,大庆投资30多亿元,上海投资10亿元收购沃尔沃,成都以成都实业投资集团作为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担保,银团向吉利提供30亿元低息贷款。凭借吉利自己的资金,吉利最终在2010年8月2日以15亿美元从福特手中收购了沃尔沃100%的股份。曾经到处碰壁的李书福,终于在国家相关部委领导的密切关注下,签署了收购沃尔沃的协议。那一刻,李书福放声大哭。李书福表示,2012年他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实现沃尔沃的本土化。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收购,李书福(他甚至梦想造一辆车)可以取得巨大的成就。为了顺利推动沃尔沃项目在中国的发展,李书福选择了从管理入手。 收购沃尔沃后,李书福迅速重组了沃尔沃的管理层,从而掌握了主动权。在沃尔沃新董事会的成员中,除了曾担任沃尔沃首席执行官的副董事长奥尔森(Olson)之外,其他7人从未在沃尔沃任职过(不包括3名工会代表)。在沃尔沃中国这一关键区域,吉利收购谈判团队的三位将军沈晖、童致远和王昭兴分别成为沃尔沃中国的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和总裁,吉利高管充分占领了沃尔沃中国,牢牢掌握了沃尔沃中国的权力。同时,为了解决沃尔沃和吉利之间的管理和文化冲突,李书福牵头成立了“沃尔沃-吉利对话委员会”,并明确表示吉利和沃尔沃是兄弟。通过这一系列对话,李书福最终让沃尔沃管理层同意沃尔沃的国内生产。 然而,挑战才刚刚开始。李书福表示,2012年他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实现沃尔沃的本土化。根据李书福收购沃尔沃时的计划,沃尔沃已经形成了在中国成都和大庆建设两大汽车基地的战略。与此同时,沃尔沃发动机厂将在上海成立。然而,漫长的审批过程让李书福头疼不已- 据了解,截止到目前,已经通过环评半年的沃尔沃周年工厂项目还没有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批准;沃尔沃成都工厂将在沃尔沃中国战略中率先投产,但尚未通过环境影响评估。业内人士认为,现在对新汽车项目的审批非常严格,或许李书福自己也没有底什么时候才会被批准。对此,沃尔沃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沈晖有些感叹地表示:“沃尔沃的三个工厂项目必须得到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的批准。”国家层面非常支持我们,但审批过程确实比我们想象的要慢,也许我们太着急了。” 无论如何,在等待批准的漫长过程中,沃尔沃的竞争对手宝马(BMW)、奔驰(Mercedes-Benz)、奥迪(Audi)等豪华车企业已经开始加速扩大在华产能。沃尔沃在中国市场远远落后于上述三家豪华车公司,随着中国国内市场的缓慢登陆,沃尔沃未来必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同时,有业内人士提醒,沃尔沃在中国三地的建设项目获批后,李书福未来还将面临开发运营资金大的问题。据公开信息,沃尔沃大庆工厂初期投资45.76亿元,沃尔沃成都工厂投资32亿元,支持沃尔沃成都工厂的“中佳汽车制造(成都)有限公司乘用车零部件项目”投资近10亿元,沃尔沃上海发动机厂项目投资32.1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需求近120亿元。 沃尔沃对上述资金的来源充满信心,认为这不是问题。那么,李书福今后将再次执行什么资本决议?显然,好戏还在后头。
标题:狂人李书福:“吉利”的资本
地址:http://www.t46t.com/mrxw/9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