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868字,读完约10分钟
五年来,国际金融危机发生、蔓延和深化,国内外经济形势异常复杂和严峻。我们审时度势,判断准确,行动迅速,及时果断地实施一揽子计划,成功应对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了经济社会总体稳定,避免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波折,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升。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在当时、现在和长远来看都是必要和正确的,我们取得的主要成就也是举世公认的。目前,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物价稳定、效率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金融体系运行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积极趋势没有改变。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资格把经济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关键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好财务工作非常重要。回顾和总结五年来的财务工作,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财务工作,意义重大。
一是充分肯定财务工作的成绩
近年来,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决策和部署,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和完成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金融改革,不断完善金融宏观调控,强化金融监管,提高驾驭复杂经济金融形势的能力,积极稳妥应对金融领域重大风险,全面提高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中国金融业发生了新的历史变化。
(一)深化金融机构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改革,显著提高金融业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亚洲金融危机后,一些舆论认为,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已处于“技术性破产”状态。最后,我们果断推进了大型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在国家的资金支持下,结合各行实际,精心设计并稳步实施了核销损失、剥离不良贷款、注资和上市四个步骤,工农建交等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上海和香港上市。通过改革,大型商业银行脱胎换骨,面貌焕然一新,公司治理逐步完善,风险管理和盈利能力明显提高。
全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在过去的几年里,农村信用社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金融风险。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强化服务功能、适度国家支持和地方政府责任的总体要求,我们对农村信用社进行了全面改革。鼓励地方农村信用社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产权模式和组织形式。国家将给予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和贷款支持,并将管理和风险处置的责任移交给省政府。改革后,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和潜在风险得到有效化解,服务三农的主体作用明显增强。截至2011年9月末,农村信用社(包括转制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不良贷款率降至5.7%,资本充足率提高至9.6%;涉农贷款余额4.5万亿元,占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总额的32.2%。
按照分类指导、一条线一个政策的原则,稳步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证券公司综合管理深入发展,有效化解行业重大风险,证券公司走上规范化发展轨道。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已基本完成重组,部分已成功上市。农村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有序推进,股份制商业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成效显著。
通过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中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发展迅速,资产质量显著提高,盈利能力不断提高,抵御风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截至2011年11月底,中国金融业总资产达到119万亿元,比2006年底增长149%。其中,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总资产分别为108万亿元、4.7万亿元和5.8万亿元,分别比2006年底增长146%、181%和196%。2011年9月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2.3%,比2006年底提高5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为0.9%,比2006年底下降了6.2个百分点。
(2)完善分级有序的金融市场体系,特别是彻底解决长期困扰资本市场发展的股权分置问题。股权分置是中国股票市场成立初期遗留下来的最大问题,一直制约着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2005年,我们下定决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按照尊重市场规律、有利于市场稳定和发展、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社会公众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总体要求,我们采取统一领导、分散决策的方式,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改革已顺利完成。这一重大改革实现了股权分置在股票市场的逐步流通,理顺了两类股东的利益机制,创造性地解决了历史问题,促进了股票市场的转折。股票市场的不断完善,有力支持了大型金融机构的重组和上市,支持了一大批国有骨干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投融资活动,促进了基础设施、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截至2011年底,沪深两市共有2342家上市公司,总市值为21.5万亿元。积极创造条件,抓住机遇,推出创业板、股指期货、融资融券,丰富市场功能,完善市场运行机制。
我们积极稳妥地发展各种金融市场,全面推进货币、债券、期货、保险、外汇、黄金等市场建设。债券市场迅速扩张。2011年底,各类公司债券余额达到4.9万亿元,居世界首位。期货市场稳步发展,涵盖农产品(000061)、金属、能源、化工和金融的期货品种体系初步形成。保险市场发展迅速,2011年前11个月保费收入为1.3万亿元,是2006年同期的2.6倍。外汇市场的交易主体增加,产品不断创新。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支付清算系统效率显著提高。中国已基本形成功能互补、交易场所多层次、交易产品多样化的金融市场体系,资源配置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
(3)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利率市场化改革,人民币国际地位明显提升。2005年7月21日,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我们启动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实施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整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严重时,我们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没有参与竞争性贬值,这对抵御危机冲击、促进全球金融稳定和经济再平衡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始终坚持稳步释放升值压力,保持人民币汇率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负面影响。截至2011年11月底,人民币对美元升值30.4%,实际有效汇率升值28.6%。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效促进了我国外贸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了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为促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奠定了重要基础。经常账户盈余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一直在持续下降。中国与14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总额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达到2.6万亿元人民币,人民币国际地位显著提升。这充分证明了中央政府确定的外汇改革的原则和策略是正确的,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国家利益。
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放开外币存贷款利率,建立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进一步发挥利率在优化资源配置和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4)加强和改善金融宏观调控,有效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们坚持正确把握金融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综合运用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促进货币信贷合理增长,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更好地处理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控制通货膨胀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特别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突然冲击,我们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中国经济率先企稳回升。然后,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货币信贷政策,并与其他政策相协调,既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扭转了物价过快上涨的局面。中国科学、前瞻性、有效的金融宏观调控水平显著提高。
(5)不断提高金融监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有效保障我国金融安全稳定。立足基本国情,不断完善银证保分离监管体系,加强金融监管协调。积极借鉴国际监管理念和标准,完善监管方法和手段,突出合规监管和风险监管,对系统性风险进行早期发现和干预,监管有效性显著提升。加强基础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公司治理改善,提高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水平。设立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期货投资者保护基金和保险保护基金,初步建立市场化的风险化解机制。有效化解部分高风险金融机构的潜在风险,查处一批内幕交易、非法集资、地下银行、洗钱等违法案件。我们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保险法》、《外汇管理条例》、《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一个更加全面、系统的金融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加强金融监管在维护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防范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6)随着金融对外开放的深化,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得到提升。十年来,我们全面履行了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极大地提高了金融业的市场开放度,有效地推动了国内金融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的转变,提升了管理水平。外资金融机构在华规模扩大,中资金融机构海外市场业务稳步拓展。有序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取消强制结售汇制度,加强和改善外汇储备管理,拓宽外汇储备使用渠道和方式。稳步推进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开放,实施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和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我们还不断加强对外金融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经济金融治理机制建设。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金融业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潜在风险,主要包括:金融机构普遍粗放的经营模式,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农村金融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相对滞后,金融体系进一步完善,部分地区潜在风险突出,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能力进一步提高。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结合不够紧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不够及时和有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金融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尚未结束,外部经济波动和金融市场动荡对中国经济和金融的影响继续存在,甚至可能加剧。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居安思危,努力把金融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温家宝:大力整顿金融秩序 严打高利贷和非法集资
地址:http://www.t46t.com/mrxw/17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