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632字,读完约9分钟

2009年,李阳被任命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他的办公室也从金融学院的二楼搬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主楼的三楼。

当时,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副所长王国刚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博士期间,中投公司副总经理谢平、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宁哲、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韦杰等,都成为经济学的中坚力量,被称为全国人大财经学院的“黄金一代”。

但是李阳,一个简单而平和的人,说他只是一个学者。他说提出新概念并成为经济研究领域的大师是他力所不及的。中国经济学家的任务是发现不同于西方经济学的中国经济学的逻辑。金融危机后,重新审视中国和西方的经济运行是他想要做的,也是他现在正在做的。

“很高兴见到最好的老师”

“我最感激的是,我接受了最好的经济和金融教育,遇到了最好的老师。”

李阳说他喜欢阅读,因为他没有爱好。

李阳1951年出生于安徽淮南,父亲是中学语文教师,母亲是小学校长,是中国第一批特级教师。“他们都是一辈子教书的人。课本几乎可以背下来,但每次上课前都要精心备课。有时,为了一个词的用法或一篇文章的分析,两个人会争得面红耳赤。父母给了李阳最初的学术熏陶。

他开始迷恋经济学,并在淮南农村的油灯下开始工作。16岁时,李阳被派往淮南农村为世界而战。农村劳动很累人,但工作和晚饭后,李阳插队组的所有学生都聚集在油灯下学习。

“我第一次看小说,有200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荐的外国名著。我读了一半以上。”有一次,李阳被分配去视察生产大队粮仓里的仓库。有电灯,他们晚上睡不着,所以他们可以整夜学习。偶尔,在角落里的一堆破书里,他会发现一本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起初,他感到无聊,转过身来,但很快就被它吸引住了。

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做学问永不退休

这本书成为李阳走上经济研究道路的启蒙读物。但真正引领他走上经济学之路的是他的导师。李阳说,他最感激的是他接受了最好的经济和金融教育,遇到了最好的老师。

李阳回忆起他的三位导师:一位是安徽大学的滕茂通教授。滕茂通早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回国后,他担任南开大学经济系副主任。滕茂通给了他现代经济学的初步知识,让他从全球一体化的角度研究问题。

“当时国内金融界正在讨论很多问题,一些研究生写了文章参加讨论。当然,我也想参与其中。但是,滕先生告诉我,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些问题都不是现实问题,更谈不上理论。只要我们打好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参与未来的讨论,我们就能站得更高。此外,部门问题应在宏观经济背景下看待,而国内问题应在国际背景下看待,以便全面掌握。现在看来,这真是一个好词。”

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做学问永不退休

教师风格的传承。当记者和李阳的弟子、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谈起李阳时,刘煜辉告诉记者,他的老师最大的影响就是教给他一种“模式”观。“李先生的理论素养、见问题的高度和整体意识,对我们今后的学术生涯不无裨益。”

李阳的另一位导师是复旦大学的陈冠烈教授。“陈先生是国内金融界公认的最严谨、最熟悉西方金融的老一辈经济学家之一。陈先生不仅给了我系统的金融培训,还告诉我学金融一定要懂金融,这是一般人都不懂的。它必须非常系统和深入,并将金融和金融纳入整个宏观经济运作的框架。”

李阳硕士毕业后,在安徽大学任教两年,1986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师从王传伦教授学习金融。“他在学术上整合了金融、金融和宏观经济学,开启了对西方经济学和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作为学生,我们自然会受到他的影响。此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财政和财政分离的传统。这两个学科有许多国内一流的专家,也为我在宏观经济框架下研究金融和财政问题开辟了一条学术道路。”

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做学问永不退休

2011年12月30日,从教60年的王传伦教授荣获第二届中国金融终身成就奖。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颁奖典礼上,李阳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回忆起学生时代,李阳动情地说:“那时候,吃过晚饭,我经常穿过灰暗的校园,穿过川流不息的人群,带着三五个学生来到景园四号楼王先生的隔间,向他请教。”说到这里,李阳哽咽了,观众沉默了。

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做学问永不退休

“让复杂的问题回归简单”

“研究经济和金融问题有最基本的线索。长期研究必须知道什么是基础,并不断回到最基础的东西。”

李阳的博士后学生刘煜辉说:“李先生的生活很随和。”“他喜欢和我们在一起,平时经常见面,不仅讨论学术,还谈论生活。他对年轻一代的影响是微妙的,而且是平静的。

李阳热情随和,没有偏见和架子,这是业内人士都知道的。但是,在学术研究和政策主张方面,他认为作为学者,他不应该是行政部门的“唯唯诺诺者”,而应该敢于说出自己不同的声音,坚持学者的良知,履行学者的社会责任。李阳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阳的声音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不容忽视。

“李先生的学术研究是伴随着改革开放30年而进行的。他非常清楚地梳理了体制内外的经济运行脉络,并亲自参与了许多改革研究和设计,”刘煜辉说。

李阳的建议是1996年开始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2003年中国建设银行(601939)和国家开发银行推出的第一项资产证券化业务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后。,刘煜辉感慨地说:“回顾近年来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几乎与李老师当年提出的路径完全一致”

李阳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利率市场化。2003年,“非典”肆虐,大多数中国人处于半休假状态。忙碌的脚步突然慢了下来,这让李阳感觉到了久违的“今天有更多时间”的心情。

李阳说,学者有福了!“那些平时因为工作忙而不敢碰的大作品终于可以打开了,那些我一直想做却因为不放心而做不到的研究也可以平静地进行了。”利用这个时间,李阳写了一篇文章“中国的利率市场化需要5-10年的时间。”

李阳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发展利率市场化很难“立竿见影”。首先,中国需要等待大多数微观经济实体,特别是国有企业,形成对市场化利率的理性反应机制,使利率市场化能够对中国的资源配置产生积极影响。二是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不断增加可交易金融工具,扩大市场化利率覆盖面,与银行信贷竞争,推进利率市场化。第三,中国需要等待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努力发展非存贷款业务,积极推进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第四,中国仍需继续发展非存贷款市场,通过不断吸收新的市场参与者、增加交易品种、扩大交易规模、建立统一的支付清算体系,将非存贷款市场培育成为能够被央行有效监管、对其他金融市场和银行信贷市场利率产生有效影响的核心金融市场。第五,中国仍需等待货币当局逐步确立其作为独立货币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的地位,逐步提高其政策工具的利率敏感性,逐步转变其自身的货币政策框架,完善其宏观调控理念和手段。

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做学问永不退休

本文于2003年6月首次在《中国证券报》理论版上发表,原名为《积极稳妥推进利率市场化》。热心的编辑们认为这个标题并不激动人心,也不引人注目,所以他们把它改成了“5-10年内完成利率市场化”。从出版后的社会影响来看,编辑上的变化是有远见的。”李阳说道。

谈到这篇文章改版后的插曲,李阳说,文章发表后,很多朋友对文章中5-10年的判断有相当的批评,认为他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2008年,李阳的《中国金融改革三十年》一书出版,被收入本书。李阳在他的书中写道:“五年过去了,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显然仍在进行中,仍有许多工作要做。我希望再过五年,这项任务就可以基本完成——这绝对不是要我成为一个预言家,而是因为,面对不断变化的全球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我们不能再拖了。”

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做学问永不退休

2012年2月,当李阳与《中国证券报》记者讨论利率市场化时,他之前的“预测”变成了现实。"利率市场化已经开始,主要的方式是存款融资和贷款证券化."

李阳说,学习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复杂的问题,讲不通。那时,他经常想起王传伦老师的教导:化繁为简。“研究经济和金融问题有最基本的线索。长期研究必须知道什么是基础,并不断回到最基础的东西。”

“这真的是我的一个特点。我有全球视野,不谈论任何事情。”李阳笑着说:“我愿意把这种方法推荐给大家,不管是长期学习还是研究。”。

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11.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大幅上升。在年底召开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上,确定了“防止经济增长过热、物价由结构性上涨向明显通货膨胀转变”的“双防”战略,并据此确定了紧缩货币政策和稳健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模式。

但在2008年上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国际上,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了一场全面的金融危机;在国内,经济增长的下降趋势正在逐渐显现。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管理层及时改变了控制思路,将“双防”的控制政策改为“一保一控”,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

在宏观调控政策酝酿和变化的时候,国务院召开了经济学家座谈会。李阳被邀请了。基于“储蓄=投资+净出口”这一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关系,他认为高储蓄率的存在和持续保证了中国不会出现长期持续的通货膨胀。在总需求均衡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局部失衡和结构性价格上涨,因此我们不应过分依赖需求管理政策来抑制价格上涨。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做学问永不退休

地址:http://www.t46t.com/mrxw/16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