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27字,读完约6分钟
打破民间资本准入的“玻璃门”,扫清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的“春门”[/ h/]2011年,温州民营企业“债务危机”引发的实体经济“行业空心事”、中小企业“用工荒”和融资困难等问题普遍存在。全国人大代表、民主建国会中央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顾胜洲多次提醒,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生存困境,已经成为中国产业“空心”潜在风险的重要原因。 中国经济周刊:中国中小企业目前的生活状况如何?有什么困难? 顾胜展:近年来,我们对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1000多家中小企业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2011年是近年来中小企业发展最为纠结的一年,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首先,中小企业已经全面进入“高成本时代”。利率、汇率、税率和税率、工资、租金和土地出让金、原材料购买价格以及资源和环境成本九个因素的叠加,推动了企业成本的急剧上升。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不堪重负,利润不断被挤压。第二,小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融资困难”。大量中小企业难以从正规金融部门获得资金,企业的资本成本压力不堪重负。第三,中小企业面临严重的“劳动力短缺”。大量中小企业存在“招人难”、“用工贵”、“留人难”等问题,不仅招不到人,也留住不了人,用工成本大幅增加。 中国经济周刊:你一直提醒要防止工业实体经济中的“工业空集中化”趋势。你为什么有这样的担心? 谷胜阻力:近年来,实体经济中贫血引发的“行业空心”问题越来越明显,并逐渐成为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潜在风险。具体表现为:一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由于国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面临严重的融资困难、劳动力短缺和高成本生存,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其次,实体经济和非实体经济之间的投资回报存在巨大差异。通过投机和投资赚更多的钱比做实业更好。比较利益促使大量实体经济企业将从产业平台获得的资本投资于非实体经济。第三,没有办法投资垄断行业,竞争性行业的过度竞争导致大量私人资本离开实体经济,成为投机资产的“热钱”。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社会蓝皮书》(2012),温州1100亿元民间借贷资金中,只有35%用于一般生产经营,60%用于投机和高利贷。第四,随着精英企业的移民或迁出,实体经济的大量发展因素都丧失了。第五,企业家的创业精神下降,表现出“急功近利”的浮躁和急躁心态。 中国经济周刊:你认为“工业空集中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余胜阻力: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各种因素的叠加使成本上升,实体企业面临“成本太高、利润太薄”的压力,与非实体经济相比投资回报巨大。通过投机和投资赚更多的钱比做实业更好。比较利益诱导因素流向非实体经济;过度垄断使私人资本投资成为不可能,空实体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大量私人资本成为热钱;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市场需求萎缩,订单大幅减少,实体中小企业产能严重过剩;生产资源的低效配置导致上下游企业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大量中小企业被资金链压垮,遭遇市场淘汰危机;企业创新需要高投资和高风险。中小企业创新转化资源不足,能力和难度不足。在我的研究中,我发现宁波民营企业比温州民营企业有更好的经营条件,能够坚持产业。一个重要原因是宁波民营企业的产业水平较高。温州传统产业中小企业产能有限,难以转型升级,更容易陷入经营困境。 中国经济周刊: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巩固实体经济的基础,防范“工业空集中化”的潜在风险? 顾胜展:巩固实体经济基础是2012年“稳定增长”的关键。目前,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如何巩固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为工业致富创造一个市场环境。在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拓展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特别是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宽空实体企业的发展空间;要努力减少投机利润,限制投机财富,挤压“投机”经济,高度重视上游产业过度垄断和下游产业过度竞争造成的“两极分化”;要推动政府和企业共同应对高成本,防止各种因素叠加,过快推高成本,造成大量企业“硬着陆”。积极的财政政策应侧重于减税和增加空实体的利润;要改革金融体制,放宽民间资本设立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实现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的良性互动,还金融以服务实体经济。 中国经济周刊:随着民营企业生存越来越困难,打破垄断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加快垄断行业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顾胜阻力:首先,要优化市场准入审批机制,规范民间投资审批程序,打破民间资本准入的“玻璃门”。要实行民间资本市场准入审批与管理分离制度,减少前置审批项目,简化和规范审批程序,披露审批内容,优化审批机制,取消不合理的附加条件或限制性要求。二是加快国有企业非主营业务资产剥离重组,通过引入竞争机制、资本多元化和分离竞争环节等方式加快行业开放。有必要探索培育省级国有控股企业,其中民营资本参股或联营省级国有企业。三是加快监管体制改革,探索“宽进严出”的机制。重组现有垄断行业监管机构,规范行业监管的职权、职责和程序,促进行业监管的独立性、法制化和公开化。 中国经济周刊:进入垄断行业后,民营中小企业仍然处于竞争弱势地位。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防止“挤出”效应? 顾胜展:我们知道,有些垄断行业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私人投资往往难以享受与国有企业相同的优惠政策,如政策补贴、税收减免和政府注资,也难以与实力雄厚的国有企业竞争。今后,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建立民营企业进入的援助机制,在平等投资待遇的基础上加强政策支持,消除民营企业进入市场的“弹簧门”障碍。首先,在土地、财税、金融、环保、招投标等方面,促进民营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的公平待遇。其次,建立民营企业进入垄断行业的定期援助制度,制定不同行业的援助标准和方法。建立公平、规范和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在达到最低门槛或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私营企业投资项目。第三,要避免国有企业利用政策和资源的强力扩张“挤出”民营企业,通过股权调整和分拆为民营企业发展空留有空间。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辜胜阻:民资民企要破“门”而入
地址:http://www.t46t.com/mrxw/15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