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34字,读完约3分钟

在世界经济不确定的背景下,中国资本雄厚的企业在世界上获取高质量资产的愿望充分显现出来。近日,三一重工(600031)成功招聘德国老制造企业普茨迈斯特,引起全球关注。长期以来被视为行业后来者和生力军的中国企业,对“走出去”的标签充满自豪。 然而,基于理性的商业思维和专业的视角,华尔特(中国)金融集团(Walter(中国)金融集团)资深业内人士兼CEO张执浩在接受《中国商报》(China Business News)独家采访时表示,“中国企业家不应该因为过分追求跨境M&A的成功,而忽略了交易的核心步骤和细节,从而导致交易过程失控,造成经济损失。” 对跨境M&A的热情是由多种因素驱动的 各种数据显示,2012年将是中国企业进军海外M&A的火热一年.. 商务部近期数据显示,今年1-2月,国内投资者对全球97个国家和地区的706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非金融类外商直接投资74.35亿美元,同比增长41%。 根据零点二宝研究中心的数据,近两年来,中国M&A基金投资异常活跃,投资数量和金额增长迅速。2011年共完成11笔交易,交易金额41.49亿美元。 关注中国在欧洲投资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capital的合伙人安德烈·勒塞克鲁格-皮特里(andre loesekrug-pietri)对记者表示,“十二五”规划中鼓励和支持的领域,如新能源、新材料和升级制造业,大多与欧洲的主导产业相兼容,特别是德国,这将鼓励实力雄厚的中国企业实施全球布局战略。 张执浩告诉记者,这确实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好时机。然而,在这种跨国并购的热潮下,中国企业应该保持正确的态度,不仅要克服恐惧,还要摆脱重结果的傲慢和咄咄逼人的态度,用理性的商业思维对待跨国并购中的交易机会,抓住真正的馅饼,而不是陷入陷阱。 此外,跨境M&A是否是成功的核心问题,简而言之,是否代价高昂?值得吗?[/h/因此,M&A定价的重要参考数据应基于被并购企业的协同效应和内在价值之和。如果交易价格低于两者之和,那么低于这个数额的价格是合理的,甚至是经济的。否则,事情就不同了。没有公正和专业的尽职调查,就很难真正了解另一家公司的运营和核心竞争力。 例如,三一重工与中信产业基金(CITIC Industry Fund)联手投资3.6亿欧元收购德国混凝土泵车巨头普茨迈斯特(Putzmeister),这是最近受到广泛关注的最大的中德企业并购交易之一。张执浩表示,“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应更加重视公平职业的尽职调查。” 注重结果的心态支付“学费”[h/]自去年以来,接触了越来越多国内跨境M&A案例和客户的张执浩深感困惑。与跨境M&A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相反,大多数中国企业家仍以注重结果的心态看待跨境M&A,将第三方专业金融顾问和尽职调查服务简单而错误地视为“交易促进者”。 “当买方顾问提供咨询时,研究团队需要开始一系列的谈判。经过评估,如果购买弊大于利,建议放弃购买。”张执浩说,从客户的角度来看,当考虑客户的利益时,建议买方放弃收购意味着失去自己的利益。然而,如果他不这样做,买方的企业可能遭受潜在的风险和损失。在这个行业,有些人把这个问题比作支付“通行费”或“学费”。张执浩笑着说:“现在很多中国企业家还在交‘学费’,而不是‘过路费’。”至于中国企业在并购完成后如何控制和管理海外企业,张执浩认为“不存在‘管理’的问题,也没有办法管理它。”中国企业应该改变旧的思维方式,以主人翁的态度着眼于整体战略发展,让海外企业充分发挥中国市场的作用。”

标题:张志浩: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应摈弃结果导向心态

地址:http://www.t46t.com/mrxw/13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