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62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商报》:关于中国的劳动力供给,有人认为未来十年仍将是充足的。你有什么看法?
张峥:充足只能表明中国有劳动力,但不能表明城市企业是否需要劳动力。与2010年和2011年《农民工监测报告》的数据相比,40岁以上农民工的比例变化不大。这意味着城市不需要更多40岁以上的工人。
从目前的剩余劳动力来看,剩余劳动力已超过40岁。然而,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年农民工的劳动生产率远远落后于年轻农民工。中国绝大多数农民工受雇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大多数工作都是简单的重复操作。这些工作没有多少技能,农民工可以很容易地学习它们。然而,这些工作对从业人员的体力、反应灵敏度或操作准确度有较高的要求。当年轻的农民工从事这些工作时,他们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
进入中年后,非熟练农民工的体力、反应灵敏度或操作准确度下降,劳动生产率逐年下降。由于这些工作往往是按件计酬的,劳动生产率的下降表现为农民工收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根据我们在东莞和其他地方的调查,这种下降是明显的。
现在问题的实质是总的剩余劳动力还是相当大的,根据我的计算大约是1.3亿。然而,35岁以下青年农民工的资源已经基本枯竭,可以出来的东西已经出来了,没有太大的增加空间。
日报:通过对比2010年和2011年农民工监测报告,可以看出新增农民工都是中年农民工。你如何解释这个结果?
张峥:坦率地说,这个结果超出了我的预期。首先,我原本以为35岁至40岁的农民工仍然很多。我没想到2011年新增的农民工中有3/4是40岁以上的人;其次,我没想到2011年新增的40岁以上农民工中,有超过7分之6是在自己的乡镇工作的本地农民工。大多数中年农民工都在自己的乡镇工作。他们在谈论什么城市化?
城市化是一个关系到农民工及其家庭的生命周期决策。在目前的工资水平下,为了使整个家庭城市化,年轻的农民工和夫妇需要在结婚后连续工作至少30年,即直到他们55岁左右。这样,大多数中年农民工无法在城市找到工作。这意味着城市农民工的工作年限集中在16至35/40岁之间,甚至更短。半条命就业和半条命失业极大地减少了城市农民工及其家庭的生命周期收入,使他们无法具备城市化的最低经济能力。
每日新闻:农民工很难城市化。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
张峥:如果大量农民工不能真正实现城市化,以农民工城市化为基础扩大内需拉动中国经济的想法可能会成为中国的一座城堡。扩大内需的现实只能是扩大富裕阶层的购买力,而这种购买力是建立在更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基础上的。
日报:你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最关键的措施是什么?
张峥:我认为最基本的工作就是结账,计算农民工家庭将要城市化时一生的最低收入水平,推算出稳定就业达到20年、30年或40年条件下农民工的年薪水平。
过去,在劳动力无限供给的观念下,农民工的工资往往只被确定为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而且水平相当低。因此,在城市企业习惯于只利用农民工的“黄金时代”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农民工年轻时进城打工,中年时返乡务农的问题。因为目前的工资水平不能保证中年农民工能够以较低的劳动生产率继续在城市工作。
在国外,在劳动力永久性城乡转移的背景下,为了使中年移民在城市生存,在确定工资率时会考虑到中年劳动力的低劳动生产率,因此劳动生产率的年龄差异不会导致劳动力的强制回流;在中国,中年工人的低劳动生产率没有被考虑在内。因此,这是未来确定工资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清算账目的情况下,我们应该考虑农民工是否应该城市化。如果我们下定决心要让农民工城市化,我们不仅要给他们户口,还要给他们全面的市民待遇,特别是要保证他们中年就业,以免他们成为四五成的新下岗工人。如果我们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将停止当前的伪城市化,它只需要土地,而不需要农民工。
最后,如果得出结论,一些农村居民(如新生代农民工)可以通过努力工作实现城市化,而其他人(如40岁以上的人)则无法实现城市化,那么就有必要在前者城市化的同时为后者的工作和生活做出安排,包括如何在老龄化条件下开展农业生产以及如何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
标题:章铮:要为农民工算一笔大账
地址:http://www.t46t.com/mrxw/12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