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039字,读完约20分钟
要真正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中国不仅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还需要各种金融创新活动。高建平晨报
在这场危机中,上海不应就北京问题与中央政府争论。你应该争辩说你可以不依靠它来处理财务事务。你只能这样做。
黄金改革的最大任务是满足城市化资金的需求
中国是时候通过改革解决问题了。改革也许不能直接解决问题,但它可以为解决这个问题铺平道路。
中国是时候通过改革解决问题了。改革也许不能直接解决问题,但它可以为解决这个问题铺平道路,并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制度和体制条件。
从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我认为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是如何使城市化对资本的需求与金融资本的供给结构相匹配。我认为这是金融改革的最大任务。
我们看到,当前的城市化模式已经开始发生变化,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过去,农民工基本上是作为候鸟进入城市的,但现在第二代农民工非常清楚他们想移民,这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是候鸟,他会去城市,住在街上,花尽可能少的钱,把多余的钱汇回家,在家里娶一个妻子,在家里生孩子,在家里盖房子。现在他要移民了,他想在城里买栋房子。
因此,如果说第一代农民工主导了城市化浪潮,那么现在,城市和农村都是一种发展模式,而现在他们是第二代农民工。他不能耕种,他不知道田里发生了什么,他不会耕种,他会在城市里,一系列的问题会发生。我们现在必须解决的是,这些人应该在城市工作,让他留下来,让他的孩子上学,让他有医疗保健,有房子,相应地扩大城市基础设施,扩大绿地和延长地铁。
城市化带动意味着投资领域及其性质的改变。我们继续关注这类事情,人口集中,需要商业餐饮、社区服务和医疗保健;居民需要房地产、物业管理和市政环保才能安居乐业;社会分工的细化需要运输、仓储和金融保险;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文化娱乐和身体健康;投资的商业性质也将改变。大量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需要大规模的长期资金。投资领域的转移和投资性质的改变,要求金融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并与之合作。
发电厂建成后什么时候可以回收利用?回收什么时候结束?商业模式也非常清楚,而且在建成后发电和售电也非常清楚。然而,之前列出的这些东西(与民生相关)的大部分商业模式都非常模糊。教育、医疗设施、仓储甚至金融保险什么时候能赚钱?这种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而且这些东西需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消耗大量的金钱。因此,地方融资平台存在问题。利用地方融资平台解决上述资金问题是最顺畅、最清晰的。
也有商业土地出售。只有这种商业模式是明确的,但许多其他体育设施已经被抛在后面,如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上海世博会、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它的商业模式是什么?什么时候可以回收?你想回收它吗?如果你不想回收,财政支付,如果你想回收,财政支付,市场资金,如果是半回收半补贴,如何弥补中间?授予本金还是利息?这需要细化到这个程度。
现在我们的问题很复杂,它的商业模式非常复杂和模糊,金融基金和商业基金可能是混合和匹配的。这就要求金融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并与之合作。
有必要发展以银行为主体的资本市场
我们必须跳出银行和资本市场之间权衡的思维。在我看来,只要有交易,那就是资本市场。现在,存款的财务管理和贷款的证券化是发展资本市场的一些现实途径。
目前,我国资本供给结构严重扭曲,资本结构过于依赖债务资金,这使得我国金融机构倾向于提高杠杆率。全世界都在去杠杆化,而中国在杠杆化。注意,我们这次通过研究国家资产负债表得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结论。中国正在发挥杠杆作用。当然,杠杆在一定范围内是合理的,甚至是好的。
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资源配置中,中央政府过于集中,包括财政资金和财政资源,以及财政资金。它从中央政府那里得到了更多,使用了更多的地方。中央政府是一种转移支付,很大一部分是制度性的。它是按会计核算的,也有一些以基金为基础的,都掌握在财政部的各个部门手中。因此,每个人都在跑,腐败是不可避免的,它需要一个操作,需要重新分配一次。因此,在“十二五”规划中,大家看到原来的学者说要进行金融体制改革。后来,金融当局偃旗息鼓地进行了一次金融分配改革,也就是说,权力在手中,钱可以用在你身上,或者它仍然在上级当局手中。在较低的级别使用它是不规范的。一个好的系统是每个人都可以平衡,中间不应该有太多的事情要讨论和协商。现在,大部分资金都要经过谈判,金融体系也是如此。
财政资源也是如此。你似乎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事实上,中国的总部和分支机构系统集中在总部的金融资源配置。我们以后再谈金融中心,上海要建一个金融中心,但是很多指标都不如北京,所以没有办法。总部在那里,钱在那里,所以没有办法。众所周知,美国的金融垄断状况并不严重。银行超过7000家,历史上甚至超过17000家。它没有总部。这是一个典型的联邦国家。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相互制衡,银行在不同的地方开展活动。这个系统不会有我们这样的情况,这样的大规模游戏自上而下。
在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的关系中,我们重点关注政府主导、直接和间接。最新的例子是,由于2008年的4万亿元,政府再次主导了金融资源的配置。这些问题是危机的代价和反危机的代价。
这种扭曲非常严重,我认为下一步的金融改革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债务不是太多了吗?我们应该发展资本市场,促进我国资本的形成。如果说中央财政资源配置的地方太少的话,毕竟城市化的任务都在地方。在特定的地方,东西在地方,而钱不在那里,那么当然就有问题了。无论是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好地重新定义,很大一部分仍然取决于市场,政府应该做什么应该重新定义。在这一界定过程中,金融应该进行结构性调整。只有当这些东西被明确定义时,所谓的为实体经济服务才是真理,否则,我认为这是一种虚假的陈述。
中国的突出问题是股权资本供给严重不足。中国一直以中介融资为主体,股票基金严重不足。这个问题在这次危机中是一个新概念,就是杠杆率太高。过去,我们说负债率高,现在是高杠杆率。因此,我们不得不重温发展资本市场的老话题,但这个话题总是这样说。a股、b股、主板、小板、创业板和主板都是这样的。几天前,有人告诉我,在讨论创业板的时候,我说没什么好说的。现在创业板的问题也是同样的问题,发展。
这个新想法应该是怎样的?我们没有很好地描述它,但是我认为应该强调几个概念上的变化。这里,发展资本市场和直接融资的概念基本一致。现在每个人都将谈论发展直接融资。每个人都在说,我们很少考虑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事实上,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这份声明中没有任何信息。我想在这里告诉大家的是,随着现代金融业的发展,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概念已经失去了意义,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意义也在逐渐丧失。当你发行十年期债券时,交易非常活跃,所以你可以在短时间内处理好你的头寸,流动性更重要。我借短用长。我有一个现金流安排,这可以使它长期,所以最后期限并不重要。
金融本身的概念也在改变。我在这里给出一个定义:为企业、居民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期限匹配和提高杠杆率等服务的工具、结构或市场。
金融业也发生了变化。现在不做金融的实际上是金融。例如,最明显的是第三方支付。你认为这是财务上的吗?它明确地说我不是一个金融家,但它是一个大金融家。它解决了买卖、支付和清算的问题。尤其是在这场危机中,上海不应该就北京问题与中央政府争论。你认为你可以不依赖它就开始理财。你只能这么做。
与此同时,中国的问题之一是发展以银行为主导的资本市场。当人们谈论资本市场时,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判断是,资本市场和商业银行正在发生变化,而发展中的资本市场银行将会消除这种变化。我们应该跳出这种思维。如果我们的财务变成这样,我可以交易它。这是谁的东西并不重要。这个想法应该被打破。
我们必须跳出银行与资本市场权衡的思维,探索银行资本市场的发展路径。事实上,他们现在都在讨论。银行拿出自己的东西进行交易。在我看来,只要有交易,它们就是资本市场。现在,存款的财务管理和贷款的证券化都是发展资本市场的现实途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善待银行的表外业务和影子银行系统的发展。当时尚福林董事长刚刚担任银监会主席。当我说这话时,所有的主席都鼓掌。因为银监会刚刚宣布要限制表外业务,但是从前你说要发展表外业务。
现在我明白了管理风险和控制表外业务的必要性。然而,你的方向应该具体化。尽管风险很大,但这是正确的方法。即使是银行的事情,如果是交易,那也是资本市场。
金融业应该“下海”为企业和居民服务
人民币国际化只能这样说,尤其是政府不宜说同意人民币国际化是自我约束,更重要的是用行政权力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关于金融改革,我认为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讨论。这些问题讨论清楚后,其他具体问题就相对简单了。
首先是想法。现在发展金融业的概念很高。金融业的发展服务于实体经济。除了深刻理解实体经济真正需要什么和创造什么来满足它之外,它还有一些需要改变的商业理念。我提到四个:
首先,我们应该从金融资源垄断者的地位下降到现代服务业为企业和居民服务的新平台。这里提到的是服务业,而金融就是服务业。任何人都可以这么说,但现在中国的金融绝对不是一种服务,而是应该由别人来服务。目前,中国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金融业作为服务业的发展,已经失败。不过,让我们考虑一下。我们曾经有一个金融业走向服务业。那是在世纪之交。当时,我们的两条曲线,储蓄大于投资;大部分资金都在市场上,而央行的储备也没有这么高;钱在市场上。好的企业和项目很难找到。你必须服务。此外,当时刚刚加入世贸组织,国际规则就进来了,外国机构也进来了。如果你不发球,你就没有生意可做。想想吧。几年来,金融业一直是服务业。但是现在它又在上面了,这是个问题。
第二,要从以融资能力为核心的金融中介功能向以信息收集、生产、传播和利用功能为核心的新机制转变。事实上,我们谈论小微企业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因为我们不适合小微企业收集、生产、分配和使用信息,但如何发掘其信息并找到适合它的工具需要研究人员。
第三,从满足于存款、贷款、外汇和汇兑,完全转向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金融产品和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就像一个地方融资平台的出现,你没有产品来满足它的各种需求,所以它只能发明一个融资平台。因此,在会上,我说融资平台是一个金融创新,要做的事情,没有合适的工具来做。事实上,地方融资平台在发达地区没有太多问题,每个人都在使用它。
第四,必须从热衷于建立机构转向鼓励交易,并提高现代金融发展的流动性和效率。这场危机告诉我们,流动性可能是第一位的,流动性的概念非常广泛。例如,如果我们发送一个基金,银行会有任何变化吗?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只是购买基金的人取出他的银行存款并把它交给基金,基金的发起人把钱存入银行或转到另一个银行账户,所以银行不应该有任何变化。然而,这一过程确实发生了变化。购买基金的人增加了一种比银行存款收入更高的产品。比如说,基金发起人拿了它之后,它是一只股票基金,他们去股票市场买了一只股票,而股票市场得到了一笔新的资金,只是因为银行账户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可以忽略它。这是固定存款和贷款融资的一个简单例子。这一过程提高了流动性,基金产品的份额可以交易,因此我们扩大了这一过程。对于那些理财产品,我们现在鼓励理财产品的交易。到那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货币存量是不能改变的,但是信贷供给已经大大扩大了,因为我已经使货币存量提高了流动性,创造了金融资源,并且我已经服务于实体经济。因此,金融机构说为实体经济服务意味着减少衍生产品的创造是错误的。刚才我们说了一些衍生产品,基金也是衍生产品,财务管理也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需要。如今,房地产信托对货币存量的影响很小,但它们改变了市场上资金的充裕程度。如果你说货币政策在货币存量中仍然顽固不变,那你就错了。货币政策的效率正在下降,这是一个问题。当然,这种方法太灵活了。里面可能有一些不好的东西和泡沫。我们需要做的是在中间有一个防火墙,并且有身份证明。
第二,宏观审慎政策体系。我不太明白。宏观审慎似乎写在“十二五”规划中,但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却没有提及。事实上,这是危机后达成的唯一共识。现在宏观审慎有这样一个问题。它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这是可以定义的,但它似乎与央行最初的目标,即资本充足率,没有太大的不同。事实上,我个人倾向于关注其在宏观政策中的微观传导机制。我们过去没有注意到它。你说法定准备金率。这是一项宏观政策。它是如何传播的?我们不太重视它,尤其是在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时候。过去我们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反之,在制定微观审慎监管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其宏观效应。但是有几件事应该综合考虑。在国务院的会议上,存款保险在决策层进行了讨论。我说过这些事情应该一起考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资本充足率和存款保险应由银行承担。法定准备金率超过20%,资本充足率超过10%。银行还应该做什么?这是个问题。当前,宏观审慎的实质是组织合作问题,建立货币政策监管的信息共享和政策协调机制势在必行。
第三,关于利率市场化。什么是利率市场化?我认为主要有两点:第一,据说利率市场化是让资本供给方和资本需求方直接见面。我认为这就是利率市场化,它应该是一种供给机制,这样资本的供需双方才能在利率市场化之前充分竞争。通过银行的黑匣子,真正的供应商和提供者被切开,不可能看到它有什么偏好和优势。那么,为什么我说我特别希望银行能够尽可能多地交易它们的产品,或者将它们与交易机制联系起来,以便能够满足真正的资本供应者和资本需求者,即我们的储蓄者和投资者。金融服务的实体经济就是这样,不是通过中介,而是通过中介,它只是提高分配效率的手段。这个社会没有你是没有效率的,有你也是有效率的。如果你效率低下,你就不会为实体经济服务。这个原因应该很简单。如果这样理解市场化,还需要鼓励大量的交易,如金融业混业经营、银行资金表外操作、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发展影子银行体系,这些都是中国银行(601988)推进利率市场化的主要途径。第二,利率市场化应该形成一个核心金融市场,因为利率是一个结构,而这个结构要求我们自然地推动一个核心市场的形成,从而带动整个主体。现在市场上的人都知道,当前的几种利率有时会相互冲突,这表明利率体系存在缺陷。
第四,关于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可兑换。强调一点,一是国际化只能做,政府说什么时候国际化是自我约束是必须的,用行政权力来推动更为重要,这是特别不恰当的。国际化是一个结果,有很多义务要承担。此外,我们还要衡量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比如离岸市场真的发展了,我们能不能应对中间的动荡,香港市场经历了几次动荡,离岸不可交割外汇市场(ndf)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中国干脆禁止使用ndf定价。这是离岸市场发展的结果。现在,我们希望伦敦成为一个离岸市场。那年我拜访了英格兰银行的行长。他说,伦敦是全世界的离岸市场,其离岸业务可以撼动整个欧洲。因此,中国应该对此保持警惕。如果它真的是离岸的,它有它的规则和许多渠道来影响你,所以优势和劣势应该被衡量。我认为人民币应该国际化,首先要做的是:在促进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基础上扩大人民币的定价范围,发展跨境人民币结算和清算,在货币互换的基础上促进人民币的使用。事实上,我们都在这么做。但现在最受重视的是离岸业务。问题是,做这些事情是推动资本账户自由化和人民币可兑换的前提。
上海希望发展五种影子银行体系
我特别强调金融创新。未来的金融创新思路可以从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过程和经验教训中找到。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银行主导的金融结构下,大型银行总部在北京聚集的趋势难以逆转。上海只有在防范风险、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发展各种影子银行体系,为居民提供金融服务,提高金融创新能力,才能找到新的突破口。
最后,我将讲述陆家嘴(600663)中心(中国科学院陆家嘴研究基地)的研究成果。这一成果就是这样一个概念——金融中心从形成条件到发展水平的研究。我们描述这样一种逻辑关系,它有五个条件,即风险管理、集聚与辐射、产品多样性、制度多样性和金融深化。在此基础上,它形成了一个金融区和一个中心,进而发挥了五大功能,这五大功能来源于莫顿的六大功能。上海金融中心的发展是在巩固金融中心形成条件的基础上发展五大功能。五个因素中的每一个都应该努力。然后,在六大功能的基础上,形成五个发展层次。事实上,我们必须为每一个目标而努力,一个是基础,另一个是结果,一次有四五十件事情要做。
重点放在比较上,这很有趣。上海资本集聚和辐射能力弱,在总部和分支机构体系上永远赶不上北京;生产力是一样的,我们的产品创新是高度规范的;制度多元化,上海比北京强;就金融深化而言,上海弱于北京,这是不应该的。然而,经过仔细观察和仔细考虑,事实上,这里的许多东西仍然受到严格控制。看看金融深化、股票发行、债券发行、企业中心票据发行、保费收入和消费信贷的程度。北京远远超过上海,尤其是在我们很少使用的央行银行间市场。上海的金融深化指数比北京差得多。风险管理不如北京好,这很正常。金融深化后产品多样化,这是一致的,风险管理的技术、水平和体系都比较完善。如果没有什么可以管理风险,我们该怎么办?与此相比,我想这也给了我们一个线索,那就是我们下一步应该如何发展上海的金融中心?
我不能做资本集聚和辐射,但我不能做银行系统。我能做影子银行吗?不要谈论它。影子银行是创新的源泉,其次是监管的重点。金融创新依赖于影子银行,但监管的重点在那里。这两句话是必不可少的。我特别强调金融创新。未来的金融创新思路可以从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过程和经验教训中找到。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银行主导的金融结构下,大型银行总部在北京聚集的趋势难以逆转。上海只有在防范风险、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发展各种影子银行体系,为居民提供金融服务,提高金融创新能力,才能找到新的突破口。
影子银行系统有五个主要组成部分:
首先,各种证券化安排。其中,投资银行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金钱可能没有信用。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已经翻了三倍,社会上没有信用。然而,反过来,市场有信心。交易越多,资产负债表就越短。最不需要的是信用。服务实体经济就是满足信用需求,证券化就是给予信用。
第二,面向市场的金融公司。如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独立金融公司、各种私人信贷和贷款机构等。,这在中国还没有。批发使用基金和零售使用基金、各种私人信贷和贷款机构等。,我们就在温州考试旁边,我们能帮助我们的兄弟,帮助他们做点什么吗?政府允许他们先尝试。他们能先来上海试一试吗?
第三,结构性投资实体、房地产投资信托、资产支持商业票据渠道等。,它们大多由商业银行或金融控股公司发起,是它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有许多金融创新与银行体系相联系。
第四,经纪人和做市商的融资和证券借贷活动,以及第三方支付的隔夜回购等。大家都说融资融券是基于空创造的信用。金融绝不仅仅是金钱,而是一个概念。像第三方支付一样,交易清算也是完成的。
第五,在中国,除银行以外的各种支付、结算和清算设施实际上很多。我希望上海能提供一个做这件事的平台,但是其他地方做不到,所以来这里做吧。你总是想知道外汇如何自由化。我告诉你,这是不可能的。这是国家政策。如果银行不放开北京,就不要做它不能做的事。我们是现代金融。现代金融的本质是交易现有的金融产品。如果市场有流动性,它就会有信用。如果有信用,它将是交易中心。
现在,许多新的国际金融中心通过制造一个、两个或几个这样的产品而发展起来。我认为上海发展金融中心应该学习这些经验。
(本文摘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李阳5月8日在上海举行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十二五”建设规划”专题讲座系列第四讲的讲话。原标题为“中国金融改革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本标题由编者自行添加,未经本人审阅。(
标题:上海要让现有的金融产品交易起来
地址:http://www.t46t.com/mrxw/12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