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30字,读完约3分钟
万晓芳,46岁,躺在西双版纳傣族医院的病床上。她浑身沾满了油布和被褥。她的头和脸只露出来了。她额头上冒出了汗珠。
(原名:古傣药在蓝梅山谷绽放异彩)
46岁的万晓芳(音)躺在西双版纳傣族医院的病床上,身上盖着油布和被褥,只有头和脸露在外面,额头上沁出汗珠。
万晓芳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的一名小学教师。她教书已有20多年,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和颈椎病。
“我去过很多医院,用过很多药,但是疼痛并没有减轻。我从朋友那里听说戴医院的安眠药治疗风湿病很有效。我会亲自试试。”万晓芳说,“今天是第二次治疗。浑身冒汗后,我觉得很舒服。”
万晓芳接受了傣医的睡眠医学疗法,又称“温雅”,是傣医十大疗法之一,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双版纳傣族医院副院长、傣医药专家俞腊波说,傣医药是一门起源于中国西南地区的民族医学,研究人类的生命过程和与疾病的斗争。傣医药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尤拉坡说,傣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广泛分布在东南亚和中国的湄公河流域、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等国家和印度的阿萨姆邦。在长期的交融和相互影响下,这些地区的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相近,所用的疗法和药物也相近,这使得傣族传统医学在东南亚民间有着深厚的基础。
不久前,第一次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领导人会议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会上达成的《三亚宣言》同意促进包括传统医药在内的公共卫生合作。
早在2007年,泰国清莱皇家大学就启动了大湄公河次区域传统医学交流,为该流域六个国家的传统医学学术机构提供交流平台。2007年以来,在泰国、西双版纳、昆明、丽江等地开展了学术交流,为促进本地区各国在传统医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双版纳民族医药研究所所长、西双版纳傣族医院院长汪小菲说,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六国地理位置相似,语言相似,文化相似,经济互补,传统医药相互交融。随着各国一系列合作计划的顺利实施和地区联系与依存的加深,民族医药和传统医药的发展呈现出新的机遇。
“自2005年与泰国清莱皇家大学签署交流与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就培养戴(泰国)医学人才进行了多次讨论并达成共识。”汪小菲说。
自2007年以来,西双版纳傣族医院先后派出3组5人赴清莱皇家大学学习深造,开展傣(泰)医与传统疗法交流培训的异同研究。西双版纳傣族医院接收了8批180名来自清莱皇家大学的师生进行实习。
云南省今年发布的《云南省中医药卫生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指出,云南将通过海外中医孔子学院、大湄公河次区域中医药交流等平台,促进中医药(包括民族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
根据该计划,云南省将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全面推进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来云南学习,接受中医药、临床实践、医疗经验、健康旅游等活动的短期培训。
“老戴医生一年比一年老了。今后,我们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创新。”汪小菲相信,随着蓝梅合作的深入,古傣医药将在蓝梅河谷大放异彩,造福于该地区更多的人。
标题:古老的傣药在蓝梅山谷中绽放光彩。
地址:http://www.t46t.com/mrxw/1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