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64字,读完约4分钟

近日,斯坦福大学AI团队主导的Llama3-V开源模型被证实套壳抄袭国内清华与面壁智能的开源模型“小钢炮”MiniCPM-Llama3-V 2.5。两位作者森德哈斯·沙玛(Siddharth Sharma)和阿克沙·加格(Aksh Garg)在社交平台 X 上就这一行为向面壁 MiniCPM 团队正式道歉,并表示会将 Llama3-V 模型撤下。

“我们希望团队的好工作被更多人关注与认可,但不是以这种方式。”6月3日,对于连日来备受关注的斯坦福大学 AI 团队疑似抄袭面壁智能一事,面壁智能 CEO 李大海作出回应。

明明生于本土,却以这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被中国用户认识,面壁智能的“遭遇”能给大模型技术企业打造品牌带来哪些经验和教训呢?中国定位专家顾均辉从品牌定位角度给大家一些思考。

一、清华系大模型公司扎堆,如何用定位打入用户心智

自去年大模型浪潮席卷全球以来,中国AI技术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不同于国外Open AI、Anthropic双寡头格局,国内大模型行业仍处于群雄割据时代,紧密纠葛又互相割裂。

除本次事件的主角面壁智能,光年之外、百川智能、幂律智能、生数科技、月之暗面、衔远科技、一流科技等公司也纷纷带着清华血统诞生,同样具备着强大的技术基因和“产研投”一体化优势。

随着大模型从技术竞赛阶段逐渐过渡到应用普及阶段,抢占用户和规模化推广成为未来在大模型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必经之路。然而与此同时,如何让大模型具有更多的行业知识沉淀、具备更强的专业性,如何挖掘更实用的行业应用场景,是大模型厂商都在努力探寻和不可忽视的问题。

顾均辉提到,定位讲究聚焦,要提炼差异化。工匠精神的核心要义是“求专业、求深度,而非求广度”,要力争在整个产品研发,甚至整个行业中做到“一米宽、一千米深”。抓准心智空位,聚焦小赛道。产品开发不宜一开始将摊子铺得太大,那反而容易“忘了自己是谁”;企业更适合从细分市场开始,寻求细分市场垄断,快速产生营收,然后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你有我更好”没有用,“我有你无”才是王道。明确了战略定位,才能迅速将品牌故事传播出去,定位做得越精准,传播效率越高。

二、为什么中国用户还没用过面壁智能?

自2022年底,OpenAI 推出 ChatGPT,让大众真切感受到国内外AI普及的差距,到2024 年的今天,斯坦福抄袭面壁,中美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我们不难发现,国产大模型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和认可,反倒是在本土市场默默无闻,始终无法如OpenAI一样赢得用户青睐。这种“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情况曾经在很多国内大模型厂商身上都上演过,究竟为何?

顾均辉表示,传播是进入心智的关键,如果光有定位,而传播很弱,定位无异于空壳。饱和经济时代,白酒领导品牌如茅台,每年还是会花大量资金做公关,在央视等国家级重磅媒体上进行品牌宣传,甚至推出“茅台冰淇淋”,旨在建立年轻一代对茅台品牌的认知,有人说,这有品牌延伸之嫌,不过茅台当然不是靠冰淇淋盈利,更重要的是增加与年轻消费群体的沟通,毕竟这个“国酒冰淇淋”也不便宜。

创立面壁智能是一家“清华系”人工智能大模型创业公司,成立于2022年8月,今年4月刚刚宣布完成新一轮数亿元融资。面壁智能自研了百亿参数预训练语言大模型 CPM,MiniCPM 是其端侧模型,也被称为“小钢炮”。据媒体报道,面壁智能已经拥有超100人的科研团队,平均年龄28岁。团队的“清北”含量80%,此外还有来自阿里、字节、百度等一线公司的骨干。

虽然近两年,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上,面壁智能做过许多努力,比如推出了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产品。这些产品包括智能客服系统、智能语音助手、智能图像识别系统等,可应用于金融、医疗、教育、交通等多个行业。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国内大模型目前仍处于追赶阶段。

如何像ChatGPT一样,把用户从1亿的量级推广到10亿量级,大模型企业都在为此努力。定位专家顾均辉总结,今天的企业战略要看整个竞争环境、整个市场和行业的变迁,明确企业在整个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定位的价值在于,以竞争为导向,护航企业抓准空位,找到自身的差异化,并围绕差异化确定战略方向。如果面壁智能不能根据实际业务场景,考虑用适合的开源模型作为基础模型,又如何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取得胜利?


标题:顾均辉说定位:斯坦福都在抄袭的大模型,为什么大部分中国用户没用过?

地址:http://www.t46t.com/mrxwjj/38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