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74字,读完约5分钟
照片由东方ic提供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000402),邮政储蓄银行大厦都不是很显眼。在总统出事之前,这家低调的银行一直在中国最重要的金融区默默扮演着“追逐者”的角色。
总统的事故
6月15日,位于金融街3号的邮政储蓄银行大楼还是和以前一样。进出的人群保持着通常的节奏。唯一不变的是,银行行长已经从员工的眼中消失了很多天。
4天前,即6月11日,中国邮政集团发出通知称:“近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党部部长张志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长陶礼明、邮政储蓄银行资本运营部金融工业部部长陈弘平因涉嫌个人经济问题,正在协助有关部门进行调查。”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陶礼明早在消息发布前就被中央纪委拘留,而上述声明是在相关消息被媒体披露后才发布的。
作为邮政集团的一个重要部门,陶礼明的事故并没有在邮政行业引起多大的波澜。
"总统的事故对我们的基层人员没有什么影响。"一位要求匿名的邮政员工告诉《金融时报》记者,“我们也从媒体上得知这位领导出了事故。”
在中国邮政集团内部,邮政储蓄银行被认为在业务上与整个集团关系不密切,处于整个系统之外。
“它们实际上属于金融系统,与邮政服务的联系不是很大,但更多的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监管。”
邮政集团的许多内部人士向新的金融记者明确表示,“他们不熟悉陶礼明。”“邮政商店有自己的系统。虽然它是邮政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但我们也知道他在集团内部通风时发生了事故。”
事实上,在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之前,邮政储蓄一直属于“反哺”邮政系统。数据显示,2005年底,邮政储蓄余额达到1.2万亿元,仅次于当时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中国拥有3.6万个网点和2.7亿存款人。
此外,邮政储蓄所还从事保险代理、养老代理、工资代理、国债代理等中介业务以及各种收费的代收代付。
出生于中国银行(601988)
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直属单位的排名中,邮政储蓄银行一直位居第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鲜为人知的是,陶礼明不是一个内部推广的邮政集团,而是一个外部的“和尚”,当时也被认为能够“念经”。
据业内人士透露,陶礼明之前在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工作,1997年左右被调到国家邮政局储汇局,之后被提升为储汇局局长,直到2007年邮政储蓄银行成立,担任行长。
事实上,自1986年成立以来,邮政储蓄“只存不借,利用价差”的运作模式一直备受争议。早在1997年,中央银行就有人提出成立邮政储蓄银行的想法。陶礼明的调动被认为是为将来建立银行而储备的人员。
“当时,陶礼明对商业比较熟悉,而邮政系统对金融领域并不精通,所以陶礼明已经在这个位置上工作了很多年。”
事实上,了解商业被认为是陶礼明最大的优势。与此同时,在邮政储蓄银行内部,陶礼明被评为“低调和克制”,像一个学者。
11日,中国邮政集团的公告还明确表示,除陶礼明外,邮政储蓄银行资本运营部金融同业部主任陈弘平因涉嫌个人经济问题正在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公告没有解释具体原因。
据报道,为了对邮政储蓄银行进行监管,银监会专门成立了相关机构,并成立了银监会政策性银行监管部。
“当时该机构的主要作用是负责监管政策性银行、邮政储蓄机构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邮政储蓄银行是一个重要的监管目标。”上述有关人士表示,“当时是由一个小部门监管,即政策性银行监管部,原来是由4个人负责。”
或者会影响上市
对陶礼明的调查给邮政储蓄银行的上市计划投下了阴影。
在11日的公告中,邮政储蓄银行明确表示,“在对陶礼明的调查中,该行的业务、经营和财务状况不会受到影响。”
然而,这样的声明显然不能消除由此引起的忧虑。“现在还很难说它是否会产生多大影响。毕竟,除了董事长,行长属于第二人,对银行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目前,邮政储蓄银行的重要任务是为上市做准备,行长事故的影响不容易消除。2012年初,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更名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这被认为为上市的最终准备扫清了障碍。
数据显示,邮政储蓄银行净资产接近900亿元,存款余额超过4万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邮政储蓄银行新增储蓄存款的市场份额居各银行之首,储蓄存款的市场份额接近10%,是当年各大商业银行中唯一的一家。
一方面,它被认为是陶的功绩,另一方面,它也为上市铺平了道路,而总裁的意外给它蒙上了一层阴影。
根据中国证监会的相关政策要求,发行人(新股)的生产经营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行人主要业务、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近三年无重大变化,实际控制人无变化。显然,邮政储蓄银行在这一点上不能满足要求。
据有关媒体报道,到目前为止,陶礼明涉嫌三项犯罪,即非法集资、非法放贷和收受贿赂。至于陶礼明的最终结果,等待是目前唯一能做的事情。“我只知道这件事正由中央纪委调查。只有在最终结果出来时才能弄清楚。”知情人士表示。
标题:邮储银行行长被调查(图)
地址:http://www.t46t.com/mrxw/11742.html